新闻 >> 正文

上海医改推闵行模式 远郊三级医院医药分开

2012-12-28 11:21:46 来源:东方网

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立医院改革,上海确定以闵行模式为基准,未来三年全面加以推进。

12月26日,上海市召开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大会,上海市政府同时制定下发《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成为其中重点。

闵行模式

2005年8月,上海市闵行区启动了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改革,在全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基础上做“二次遴选”,实行“一药一品一规一配送”,并将医院药品流通中药品所有权和管理权让渡给药品物流供应商,药房实行存货托管,从经济上实现“医药分离”。而医院药品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统一结算货款,这被业内人士称为药品招标采购的“闵行模式”。

同时,闵行区卫生局对所属单位建起全新考核体系,医院收入(包括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量脱钩,而与医疗质量、效率挂钩。闵行区开始实施卫生经费统筹,将原区镇两级卫生事业经费全部统筹到区财政专户,根据各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结果进行下拨,政府补偿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文汇报》援引闵行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称,这场“药房革命”不仅降低了药品供应成本,还控制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腐败滋生,引导医院尽力走出“以药养医”的怪圈。

今年9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韩正调研闵行社区医疗卫生改革进展时指出,要及时总结和推广闵行经验,加快上海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凸现公益性。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分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以区县为主体,全面建立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第二个层面,在郊区新建的华山北院、市六东院、仁济南院、瑞金北院4家三级医院率先建立新机制,在市级医院面上稳步推进综合改革;第三个层面,以完善长效机制为核心,在全市建立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6个方面政策体系。

本月早些时候,仁济南院与上药股份和国药控股签订“药品供应链服务外包相关协议”,根据协议,两家药企未来将负责仁济医院南院所有药品的采购、储存和销售,医院将不再从药品的供销过程中获得任何收益。

有消息称,华山医院北院也与上药股份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而市六东院、瑞金医院北院目前也都在与上药、国药进行洽谈。

由此,上海以新建远郊三级医院为试点,实行“医药分开”,迈出公立医院改革重要的一步: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切入口,推进医药分开机制、药品采购供应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医保支付机制、监管评价机制、医务人员薪酬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新思维与新模式。

强调公益性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会上表示,要准确把握好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坚持公益性,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卫生部部长陈竺也在会议上表示,上海公立医院改革要做到“五个统筹”,首要的就是统筹维护公益性与调动积极性两大目标。

韩正指出,要做好郊区4家新建三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比如探索以市为单位,建立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

《文汇报》称,上海改革“以药养医”的组合拳还包括:优先使用基本药物,4家医院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将逐步达到40%以上;优先使用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和价格低廉的适宜技术。而以往住院病人高值耗材、贵重药品等自费费用较多的情形,也将率先在4家新建医院中得到严格控制。

据悉,上海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并纳入到了各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考核体系。(胥会云)

o-> �it�O �� :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9块钱,降幅达25.1%。医保患者门诊次均费用359.3元,跟上半年相比下降了34.6元,下降8.8%,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3元钱,下降7.8%。患者门诊次均自付费用104.8元,跟上半年相比下降80.3元,下降43.4%,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3元,下降16.9%。住院患者出院例均费用,跟上半年相比下降2383.04元,降低13.37%,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06.2元,下降6.12%。住院患者出院例均自付费用,跟上半年相比下降428.4元,下降9.01%,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1.9元,下降8.06%。

 

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的负担都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减轻了,医保基金支出增加了吗?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医药分开以后,医保基金要承担门诊患者每人每例40元的医事服务费,医保支出会不会骤增?

“通过我们的试点来看,医保支出并没有明显的增加。”陈勇表示,从朝阳医院的数据来看。这3个月平均算下来,跟去年同期比,每人次医保报销金额减少了9块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医保患者每人次药费下降了70块钱左右,按70%的医保报销比例来算,医保对于每人次药费的报销减少将近50块钱,每人次增加的医事服务费是40块钱,一加一减以后,医保少支出9块钱的结果是合理的。

患者费用怎么降低的

医药利益分开后,用药更合理了

患者负担降低了,医保支出没增加,医院收益没减少。这可能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陈勇告诉记者,这个疑问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少算了一个利益相关方——药商。以前,医院要获得15块钱的收益,就要卖出115块钱的药。医保负担其中的80.5元,患者自己要掏34.5元。医院被迫给药商打工。

陈勇说,“以前医院要挣40块钱,医生得卖出307块钱的药。现在医药分开,实际上是医药利益分开了,利益导向改变了,医保直接给医院40块钱的医事服务费。这项改变并不是药品加成转到医事服务费,单纯数字上的一个转换,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过去公立医院是三个补偿渠道:服务收费、财政补助、药品加成收入。现在是两个,没有了药品加成收入。”

补偿渠道的变化,让医生可以不再受利益机制的牵扯。用药更合理,医疗质量也并没有降低。陈勇介绍,医药分开之后,输液人次明显下降,用药量也明显减少,但是各项医疗指标,诊断符合率、治愈率、院内感染发生率……都没有出现恶化的情况。这说明,医疗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医疗费用降低了,这个降低是一个合理的降低。

“以前的过度用药不仅加大了患者的负担,而且可能带来副作用。”他说,“医药分开带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作为一个医生,我认为是用药更安全更合理了,这比省几个钱的意义重大得多。”

“但是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因为朝阳医院试点取消加成,我们的药品全而且药价低,形成了一个价格的洼地,把可以在社区开药的患者都倒吸回来了,这对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陈勇说,“希望医改的配套措施尽快实施,比如对社区基药目录进行调整,来适应现在的变化。”

【链接】

公立医院收入不靠卖药

2012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

“十二五”时期,医疗费用的增加将得到控制。《规划》指出,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 地 区
  • 职 位
  • 年 薪
  • 截止日期